北京语言大学bbs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AF | 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我的校园我做主!

[复制链接]

134

主题

200

帖子

9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10:4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生活在校园中的我们发现,师生们越来越关注身边空间的设计,设计绝不再是设计师的自我表现,校园空间设计正走向公益、走向师生共同参与。
——北大校园公益营建社小伙伴如是说

这个年轻的团体成立于2016年12月,特点是“看北大哪里不爽就改哪里”。这是一个由全校各专业同学组成、以兴趣为出发点、并在成立前拥有一年实践经验的学生团体,至今正式注册的会员有两百多人,是北大的明星社团。

不妨来听听他们“改造”北大的故事——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校园
与未名博雅朝夕相处


△ 未名湖、博雅塔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校园当中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一下暴雨就看海,再比如生活区各处堆积自行车被大家调侃为Parking University,以及不断的拆建被同学吐槽为北京工地大学。



△ 看海 / Parking University / 北京工地大学

以前,我们认为这全部都是学校的事情,于是在BBS上吐槽抱怨,每天都有不同的十大热点话题......

△ 北大未名BBS(图片截自BBS主页)

但实际上,我们自己可以马上行动起来,改善身边的空间,这同时也是自我教育和走向未来的机会。




一 . 先从身边儿下手
备斋“幼稚园”

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同学们发现了红四楼北侧一块被人遗忘的角落,两个月的时间,不花一分钱,这里被改造成了一个生态雨水花园。

△ 小花园改造前

△ 小花园改造后

我们自己动手,将校园内的废旧自行车进行重新喷漆,栽入土中,既解决了废弃自行车的处理问题,又增加了小花园内的驻留空间。

垃圾其实是被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园内供人休憩的木桩,来自学校园林科整理的校园枯死树木;铺地卵石,来自校内工地上的建筑剩余材料;花盆小品,使破旧的路灯变废为宝。
△ 建造过程:把“垃圾”放对地方
△ 在没钱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
△ 自行车、座凳和鹅卵石

植物花草,也都是从将要施工的工地中抢救回来的野花野草,在这里能找到百合科、车前科、唇形科、酢浆草科、禾本科、菊科、蓼科、萝藦科等五十余种野生草本植物。
△ 老教授带同学们在这里认植物

△ 大家在这里讨论交流

△ 弹吉他、看露天电影

有一个小女孩每天下午都会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小花园,摘一片薄荷吃,她说这是她在校园里最喜欢的地方,并把这个花园叫做“我的薄荷花园”。
△ 薄荷公主和她的花园

同学们把小花园起名为“幼稚园”,试图以孩童的目光观察周围的环境,用身边寻常的、废弃的材料编织梦想世界。在花园里,单车、木桩、竹竿都可以种在土中期待收获,野花野草也可以成为主角,麻绳编织成的渔网被作为花园的幕布,废旧的路灯罩在这里也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花盆。

     
△ 修路、挖坑,理解土地和环境

“幼稚园”正是代表了这样一种朴素的想法:让空间本身成为创造力的源泉,让每一个体验者保持一颗童心,拥有无穷的想象。

造园难,养园更难,幼稚园是有生命的,今年是它的第二岁,我们每天都呵护着它,在这个春天,我们又开始了对它的微改造。

△ 京港大学生文化研习营之花园搭建工坊

人在园在,令人高兴的是,造园从刚开始建筑与景观学院的几个几十个同学,到现在全校范围内各专业的几百位同学,并且经过一届又一届的传承、发展,这个园子,终将与我们同在。




二 . 让生活慢下来
万柳公寓客厅改造

我们生活在四室一厅的学生公寓中,里面住着16个人。一方面我们抱怨宿舍空间狭小、拥挤不堪,另一方面又在浪费宝贵的客厅空间。
△ 利用率极低的宿舍客厅

同学们自己设计,在万柳公寓老师们的支持下,对客厅进行改造,在增加了一倍存储空间的同时,并提供了一个交流讨论的场所。
△ 改造后的客厅

大家一起参与,提想法,讨论,最后由几个同学负责画图,表达大家共同的决定。经过同学、老师、家具订制厂等多方无数次的讨论,才定下了最后的设计方案。
△ 讨论和修改了n次之后同学们自己出的设计图

然而,效果图和实际效果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偏差。

在我们为画出漂亮又精准的图沾沾自喜时,竟然遭遇了“淘宝买家秀”,当家具厂按照我们的施工图把房间装修好后,同学们迫不及待看到的却是辣眼睛的颜色和存在无数缺陷的细节。

这一次,我们没有再画施工图,而是用只要识字的人就看得懂的漫画方式来和家具厂的师傅们交流。
△ 不忍直视的效果,用最直白的方式表达修改意见

     
△ 返工重来

最终!改造完成的宿舍客厅,成为最受同学欢迎的休憩与交流空间,自己的宿舍自己设计,每个人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 客厅的日常活动

△ 疯狂学习,自在生活

这种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管理的客厅改造模式深受大家喜爱,学校以它为样板间,正向整个万柳学生公寓推广。




三 . 走出家门第一步
公寓门厅改造

我们走出客厅,来到更具公共性的公寓门厅,和楼里住的来自不同专业的几十个同学一起,做设计与改造。

同学们自发组建了参与式设计工作坊,工作坊始终坚持一句话:“设计只对它所服务的对象具有意义,希望你给这个空间带来更多可能性。

△ 参与式设计工作坊的海报

一共改造了两个门厅、一个活动室,最后呈现的空间是由大家共同决定的。
△ 门厅A改造前

△ 门厅A改造后
△ 门厅B改造前后,同学们在交流讨论
△ 改造前的保洁会议室
△ 改造后作为学生通宵活动室

同学们聚在一起,首先从聊天开始,吐槽大会、用嘴巴做设计;

第二步,开始用文字、简笔画等任何形式表达自己对这个空间的主张

第三步,每个人说出自己的主张、理由,讨论形成共识

第四步,由建筑与景观学院的同学把大家共同的决定画成设计图、施工图

第五步,和万柳老师们、工人师傅们讨论实施细节与修改意见,并监工完成整个改造

△ 几十份有理有据的“主张”

△ 景观的同学将大家共同的决定画成施工图
△ 讨论方案、用嘴巴做设计、指导施工
△ 凌晨的时候还在激烈讨论学习的同学们

建成后的三个通宵活动室由同学们自己管理与维护,公寓学生联合会的同学们踊跃建立使用制度和负责日常维护。自习、讨论、生日聚会、音乐会、修电脑......提供给大家更多邂逅,更多故事,更多可能性。




四 .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个“甲方”找上门
校长办公楼二层北侧改造

大家的行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后,校长办公室找到了同学们,想和同学们一起改造办公楼的一块空间。

北京大学办公楼,又叫贝公楼,在燕京大学时代,是校园中的“主楼”,现在为北京大学领导的办公之处。

办公楼二层礼堂发生过许多重要事件,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前夜,燕京大学的学生会就是聚集在这里商讨和策划。周恩来总理、美国总统克林顿等众多世界著名的政界、学术界和文化界名人都曾在这里演讲。我们要改造的空间正位于礼堂北侧。

△ 办公楼,1937(图片源自耶鲁大学图书馆)

△ 在古建中实现灵活的功能

如何通过空间的手段实现全新的办公方式,并在置入现代功能的同时保留古建特色。校长办公楼二层北侧工作交流空间的设计,从功能分区做隔断到水电改造再到后期的家具布置,从设计到建造,同学们全程参与,在更大程度上是对同学们本身的一次历练。
△ 走廊改造前 / 改造过程 / 改造后
△ 讨论方案                                   △ 现场设计
△ 施工图

在120平米的空间里, 巧妙实现了咖啡操作、 会议、 交流、 休憩、 文印、 保洁休息、 保安住宿、 展览等功能的最大集合。流线清晰,空间有趣,为来到校长办公楼的师生,提供一个温馨、平等、有活力的工作交流空间。




五 . 平面创意点亮立体空间
第二教学楼交流空间墙绘

我们走到二教,在两处十米高的墙上粉笔涂鸦,让教学楼具有更多的创意与想象。



△ 粉笔涂鸦的过程

同学们用涂鸦烘托讨论交流与创造的空间氛围,与环境融为一体,粉笔、黑板等元素彰显了校园特色,数学公式、各国语言,建筑剪影,能从不同角度激发灵感。大家可以在这里交流讨论,并动手自己画逻辑框图辅助思考,把这个创新的空间容器发挥到极致。
△ 共建、共享、协作学习
△ 最后的效果
能在校园中留下共同的记忆,大家表示超级开心。




六 . 我们正在做的——
给北大120周年校庆的礼物

2017年5月4日校庆日,林建华校长在北大建校119周年“双一流”建设推进交流会上说了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就是:“校园也是教育——校园也是有生命的,好的校园可以塑造人、教育人,给人以感悟和启迪”,他很高兴看到后勤部门的观念已经开始转变了,开始把老师和学生的体验放在首位”

△ 校党委书记郝平在百周年讲堂与社团成员代表合影

同样在5月4日的百周年讲堂展厅,校园公益营建社和其余四家品牌学生社团一起,在校领导、校友和老师同学面前,说出我们送给北大的礼物。用行动,把自己当成主人,我们向学校发出邀请,请学校放心把校园交给同学们,从身边最熟悉的校园改变起,带着对生活与环境的理解,去关注未来。

△ 在百讲展厅汇报社团给北大120周年的礼物

1 . 宿舍楼公共空间参与式设计改造
△ 正在进行的参与式宿舍改造工作坊
2 . 宿舍区景观优化
△ 让宿舍楼下有更多休闲与运动空间
3 . 助力三角地——澡堂沿线设计改造
△ 我的校园我做主,一起设计三角地




七 . 除了我们,还有你们!
高校学生公益营造联盟


我们是?
学习生活在校园中的我们发现,师生们越来越关注身边空间的设计,设计绝不再是设计师的自我表现,校园空间设计正走向公益、走向师生共同参与。在校园内的实践让我们意识到群体智慧的力量,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立足北大,面向未来。经过近一年的实际行动,我们终于在2016年12月正式成立了社团,在全校二十余家新申请的社团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


你们是?
同济大学已经有三年营造经验的菜心社正在升级校级社团——有空营造社,有空营造社将作为同济第一个由学生发起的校园公益营造社团,关注师生身边的校园空间,共同参与体验设计、营造、维护的快乐。

△ 在上海与同济大学菜心社交流
和我们取得联系的还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营造类学生社团负责人。


你们还是?
我们期待各兄弟院校的同学们与我们交流,用行动营造自己的校园!
如果你想加入我们,或者有任何疑问,可以联系以下两位同学:
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造社:黄同学18811588319
同济大学-有空营造社:纪同学15221577116


我们的目标,
是在2018年搭建一个全国的学生平台,
共同呼吁同学们跨越学科、跨越高校,没有边界地交流,
用行动,把自己当成主人!
欢迎“你们”与“我们”一起发起创建


更多信息,长按二维码关注
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
同济大学菜心社
同济大学有空营造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北京语言大学论坛  

GMT+8, 2025-9-12 06:48 , Processed in 2.07152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Designed by 999test.cn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