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新注册公众号”可以订阅哦!北京语言大学外国留学学习生活情况调查时间:2015年5月9日地点:北京语言大学人员名单小组成员:于吉慧 杨曼宸 陈芊如 程铠指导教师:罗斌北京语言大学外国留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摘要:随着国家开放程度及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前来我国交流学习的外国人数量也持续上升,随之带来了外国人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为探究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外国人,国际警务执法大队出入境技能小组在北京语言大学做了实地调研,本小组着重调查了留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本文是对活动背景、意义、内容、收获、反思进行的阐述。关键词:外国留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Abstract:With the constant deepening of national openness and globalization level, the number of foreigners who come to learn in our country is also rising continuously , then brings some foreigners management problems. To explore how to have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s of foreigners, the entry and exit skill team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cing law enforcement group made field investigations in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our team focuses on investigating the students’ study life. This article is aiming to show the background of this activities, significance, content, harvest and reflections of our group members on this paper.Keywords:foreign students;investigation of the students’ study life“目录一、学警先锋队的背景二、活动意义三、活动内容 (一)、讲座 (二)、现场调研 1.调研形式 2.调研情况 3.调研结论四、收获五、反思与建议参考文献
为了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科研积极性,培养拔尖创新、精于实战的人才,国际警务执法大队学警先锋队出入境技能小组于2015年5月9日参加了北京语言大学外国留学生调研活动。一学警先锋队的背景培养拔尖创新、精于实战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和国家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也是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的必然要求。为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搭建拔尖创新、精于实战的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培养平台和成长路径,2014年4月以来,我校各教学院系和学生工作处共同努力,从网络安全保卫学院第一个成立学生网络安全特勤队开始,先后成立了刑事科学技术学院刑科技学警先锋队以及国际警务执法学院涉外警务学警先锋队。因此才有了我们出入境专业技能小组的系列活动。
二活动意义在学生中组建学警先锋队,目的是使学有所好、学有专长、学有余力的学生加速成长、脱颖而出,成为公安专业拔尖创新、精于实战的人才,并发挥榜样和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影响一片,带动全校学生加强科研创新、提高实战能力,提高全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同时,如今复合型、外向型及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所要考核的内容。[邓艳葵.“就业的取胜捷径_旧话新议高校学生学习兴趣小组”.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11月期]此次活动包含了校内讲座及校外调研两个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培养并增加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科研的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团队配合及团队凝聚力。三活动内容国际警务执法学院学警先锋队出入境专业技能小组于2015年5月9日(星期六)组织19名队员参加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化节暨校园开放日,同时就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对我国外国人管理情况的了解做调研。本小组为第四小组,共四名队员参加。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讲座 所有队员在上午9时于主楼514参加了由海淀分局海淀派出所赵伟警官主讲的讲座,讲座内容主要为基层警务工作中的留学生服务与管理。赵伟警官从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谈起,使我们了解到了如何对在华重点外国人进行管理,在社区走访中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如何做好警民协作、留意社区人口流动并做好管理工作,以及在具体案例中警察的行为与职责,这些内容为我们随后的调研活动打下了基础。讲座于上午10时结束。(二)、现场调研 讲座结束后,所有队员统一搭车前往北京语言大学。我们先在食堂享用了美味的午餐,随后开始了调研活动。下午16时活动结束,集体乘车返回学校。1.调研形式本次调研形式为现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共发出10份,回收10份,以问答题形式调查。2.调研情况(1)留学生基本情况国籍:调查对象包括四名欧洲人(俄罗斯人)、三名美洲人(美国人)、以及三名亚洲人(一名阿富汗,一名哈萨克斯坦,一名土库曼斯坦)。如图1所示。来华学习形式:九名长期学习(180天以上),一名短期学习(180天以下)。如图2所示。(2)留学生对我国外国人管理的了解情况大部分留学生表示来华学习比较困难,手续比较繁琐;大部分留学生对来华学习需要的证件和手续有一定的了解;所有留学生均不了解我国有关留学生勤工俭学的相关规定;对于宗教问题,留学生比较敏感,不愿多作回答。(3)留学生日常生活首先是中国人给留学生留下的印象。大部分留学生觉得中国同学对他们十分热情,但也有部分中国同学不是很友好。其次是留学生的朋友圈。留学生的外国朋友要普遍多于中国朋友,与外国朋友的交往也更多一些。再次是平常的娱乐活动。大部分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中国学生相似,但会在晚上和周末时间在酒吧与外国朋友聚会。3.调研结论首先,外国留学生对我国的法律法规不是十分了解,包括我国出入境的相关规定以及我国与犯罪有关的相关法规。这对我国公安机关管理留学生带来一些阻碍。其次,外国留学生的娱乐活动普遍是在酒吧聚会,我们也了解到外国人在酒吧常出现吸毒等犯罪情况。关于在北京地区的外国人犯罪情况,如果以犯罪人数作为统计对象,2004—2010年,北京市司法机关查处的全部479名外国犯罪人中,贪污受贿罪1人,危害国家安全罪2人,危害公共安全罪5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59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35人,侵犯财产罪180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97人。其中,触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侵犯财产罪的犯罪人数所占比例约为78%,罪名的相对集中态势明显。[于志刚.“在华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法律应对”]这也反映出加强对外国人聚集地区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本小组认为在留学生管理中,一是应该普及一些常识性的法律法规,二是加强对外国人经常聚集场所的监管力度。
四收获在这次北京语言大学外国留学生的实地问卷调查与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分工合作,顺利地采访到了十组外国留学生,并且针对特定问题,得到了相应的答案。我们的收获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了解了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情况和对公安外管工作的一些看法。通过参加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化节,我们增长了见识,初步了解了来自其他地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并且通过与留学生的交流,我们收集到了他们对中国外国管理工作方面的一些想法。同时,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与热情,这种气氛也传递给了我们,我们也受到了感染和启发。第二,意识到团队协作能力在实地调查中的重要性。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调研活动刚开始时,我们组内四个人一同行动,但效率较低,随后我们改变了方式,两两分组分头行动,这样不仅效率较高,同时在与外国人沟通的时候,语言毕竟是一个障碍,两人的配合尤为重要,这会使问卷调查更加全面,两人的分工合作使失误大大减少。第三,收获与外国人交流的经验。本次活动丰富了我们对于在华外国留学生的认识,在与他们亲切谈话交往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外国留学生对于中国人的尊重与热情。同时,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找到了询问的技巧。第四,锻炼了英文的听力和口音。五反思与建议我们在此次活动中也受益良多,在此总结经验,希望下次可以做得更好。首先,对于本次活动而言,第一,活动前的准备策划工作尤为重要。就好像在课本学习中,老师总是重点突出课前预习的必要性一样,要事前想好问问题的方式与内容,预设好情景,组织分配好任务,并且用纸笔列下问题的英语翻译以及常用的沟通词汇,以备采访顺利进行,防止遇人紧张慌乱,没有它们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一定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毫无目标,这样一来活动都变得毫无意义。第二,在人员分配问题上,应当由两个或以上互补的人来组成一组,分组行动,提高效率,共同进步。第三,同学们在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预设活动场景,想好如何才能让活动更高效有意义地完成,全身心积极地投入到小组活动当中去,团结协作,才能精益求精。其次,对于类似活动而言,第一,可以组织实战学习,让学生帮助派出所收集片区外国人的基础信息工作。第二,可以组织与派出所或机关的联谊活动,用更具互动性的活动加强双方的交流,提升学生对公安外管业务的认识。本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首先要感谢院里领导给我们创造这个机会,以及出入境专业技能小组的指导老师们在事前与北京语言大学老师以及派出所民警的沟通协调工作、具体详尽的活动策划以及对我们进行的外国留学生管理知识的指导。同时还要感谢第四组指导老师罗斌老师对我们小组在调查问卷和调研报告方面的指导。在下次的活动中,我们定加充分准备,完善自我,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总结经验,逐步成长!
参考文献1.邓艳葵.“就业的取胜捷径_旧话新议高校学生学习兴趣小组”.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11月期2.于志刚.“在华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法律应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