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bbs论坛

标题: 北语——还未离开,已经想念 [打印本页]

作者: sulee    时间: 2016-3-14 11:09
标题: 北语——还未离开,已经想念
PS:这是还在北语读书的时候写的文章,这篇文章也在2012年北语50周年校庆中获了奖。我对北语的感情很深,因为它承载了我太多的梦想和快乐,我对汉语教学的接触和热爱,以及现在从事的汉语教学事业都是因为它,所以每次回北京,我必看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北语。

首先,应该从北语的校名说起。

1、我们经常习惯对中国人称呼“北语”,全名是“北京语言大学”,但是由于综合知名度太低,所以很多人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学校,在考研之前,我也没听说过还有这么个学校。遇到有人问“你是哪个学校的?”答“北语”的,“哦,北京外国语大学呀。”老大,哪跟哪呀,我们是“北京语言大学”,他们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解释解释,可是到了后来,回答就成这样了“啊,是。”我们懒得解释了。在北语的很多人都被如此问过。但是如果遇到专业的业内人士,那对你的敬仰之情是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啊,有多少人为踏进这个校门拼命着,有多少人为没踏进这个校门遗憾着,又有多少人为了进了这个校门抱怨着,北语就这样让人又爱又恨着。

2、我们学校英文的全称是"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应该翻译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但是现在变成了“北京语言大学”,所以有人戏称说“北语是没有文化的大学”。外国人都简称BLCU。

3、据说中外学生比例是1:4,也就是说外国人是中国人的4倍,我没有实际考察过,但是就宿舍楼的数量来看,估计是这样,因为17栋楼,估计中国学生就5、6栋左右。

4、这里学生的国籍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没听说过的,所以我们有一个标志性建筑——“万国墙”,即世界上各国的名字。一次,在图书馆里偶遇一人,来自也门,问我关于转专业的事情。

5、学校里咖啡厅里面的座位估计都多过图书馆,学校虽小,但是咖啡厅大概7、8个;现在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已经习惯了去咖啡厅上自习,或者带着电脑,一边喝点东西,一边看书,耳边还时不时地飘来听不懂的语言,或者夹杂着口音的汉语。因此曾经被评为“最逍遥大学”。

6、学校虽小,有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感觉。这里不仅聚集了世界上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人,而且硬件上如邮局、医院、咖啡厅、酒吧、KTV、水果店、蔬菜店等,最值得一提的是,不用出校门,你可以尝遍各国美食,有中国菜、日本菜、韩国菜、泰国菜、东南亚菜、西餐厅、意大利菜等等。餐厅门口挂着世界各国国旗,那场面蔚为壮观。

7、估计北语是唯一一所有酒吧的大学,唯一一所有KTV,台球的大学,唯一一所男女混住的大学。

8、北语的学生大部分贴过小广告,为了做“辅导老师”或者找”语伴”。在北语我们不叫“家教”,我们都说“辅导”,我们是他们的“辅导老师”。

关于“语伴”,北语的学生多少几乎都有,少则一个,多则几个,要充分利用北语的语言资源,有的找日语语伴,有的韩语语伴,不过最多的还是英语语伴。在这里,英语语伴很吃香的,有一个挪威的学生告诉我,他有七八个语伴,每天见一个,真累呀!我狂晕!多少人陪你练汉语呀。找语伴的结果就是我们的英语没提高多少,到最后都演变成我们陪他们练汉语了。这是我们的同感。

9、在这里都被误认过外国人。本人亲身经历三四次,不知道是真的就像,还是怎么回事。每次都被误认为韩国人。第一次,去HSK(汉语水平考试)帮学生问成绩,结果那老师看了我半天说:“你到底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看你长得像韩国人,怎么汉语说得那么好,像中国人。”无语。

第二次,去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上课,都是日韩学生。我第一次上课,一进门,学生以为我是韩国学生,其实我是他们的汉语老师,我晕!学生对我的一致评价是不像老师,像学生(哎,谁让我为中国教育做贡献呢,一直在学校里这么多年),经过他们的研究,觉得我像韩国的滑冰运动员金妍儿。说真的,还有点骄傲呢,呵呵明星脸呢。

第三次,送快递的,问我“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好吧,原谅你的无知了。

第四次,在我们学校被误认就算了,在别的学校还有此误会。和同学去我们的北侧邻居林业大学充话费,那个学生盯着我看了半天,说:“你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我说:“我是中国人啊,地道的中国人。”那人说:“你真是中国人?就算你真是中国人,你也不是汉族,你肯定是朝鲜族。”Oh
My God!我说:“我就是正宗的中国汉族人。”

10、一个辅导老师、一个外国学生,已经成了北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1、在图书馆,都被素不相识的外国人问过汉语问题。

12、经常看到老外很认真地学习汉语,读汉语单词的认真劲不亚于我们苦背英语。

13、在路上,如果有老外冲你笑或者跟你say
hi,不要觉得是神经病,这是他们的习惯。当然可能有的人刚学了一句汉语,跟你“显摆”一下。
亲身经历:我的宿舍楼和留学生楼相隔不到50米。在阳台上,老外对我说:“你的头发很漂亮。”

一次刚出宿舍门,遇到一老外,对我说:“你的衣服很漂亮。”哇,立刻飘飘然……

一次和同学在校园散步,遇到一老外,估计刚学的汉语,操着生硬的口音对我们说:“新年快乐!”

14、在阳光明媚的日子,经常看到一对老外在我们学校花园的草地上吃饭,跟野餐似的。也会经常看到他们在小花园的石头上学习,或者在我们楼下的小花园抽干了水的池塘上练太极。也会看到他们抱着一把吉他,边谈边唱,那情调!

15、夏天,尤其是夏天,经常被老外们吵醒,因为他们在楼下小花园引吭高歌,有时他们心情好的时候一连好几夜。

16、我们学校的空地上经常有老外在练滑板,那滑板摔的声音咔咔的,一直传到宿舍。

17、学校的中国美女如云,外国美女更是身材容貌超棒,宛如电视里的明星,欧美范儿、英伦风,日韩风。在我们学校看惯了外国的美女和帅哥,对外面的都瞧不上眼了。我们经常说的是:“那有什么呀,我们学校的外国帅哥比这帅多了。”

18、在学校教初级班的老师的感觉是,英语没有提高,汉语也跟中国人说不到一起了,因为跟外国人一起,只能说简单的汉语。

19、冬天,如果你看到有人上面穿着羽绒服,下面穿着短裤,不要奇怪,这是在北语。

夏天,如果你看到有人穿着西服革履的,不要奇怪,这是北语,有的黑人兄弟们没有穿衣的习惯,常常是夏天穿西服,冬天穿短裤的,我们都替他冷。

20、夏天,酷暑的时候,看到有人在露天网球场打网球,不要奇怪,这是北语,还有老外经常大中午的跑步呢。

21、几乎都会在图书馆遭遇老外问汉语问题。

22、你会看到北语篮球场很多boys在打篮球,千万不要被这种场面迷惑,其实这都是外边的男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北语男生绝对没这么多,即使有男生,估计也不会去篮球场。

23、尝试过学除英语以外的一门小语种。

亲身经历:大学因为好友学法语的,所以公共课选修了法语。来北语以后,认识了韩国人,学了几天韩语,后来有了一个法国朋友,于是重新复习法语,忘了韩语;后来要去墨西哥,找了西语语伴,正儿八经学起了西语,忘了法语,后来放弃,西语随之放弃;后来又和一日本学生很熟,学生说让我学日语。我跟他讲了我的经历,他说:“老师什么都会,就是什么都忘了。”现在还是苦学英语,加入“烤鸭"一族。

我同屋刚开始和一韩国人关系很好,买了韩语书和词典打算认真学习,后来那韩国人回国,她放弃。后来认识一日本人,学起了日语。

24、那些留学生当中,不乏卧虎藏龙之辈,我的韩国朋友中,有国防部的,有父亲开公司的,有海关的,有部队到大校级别的等等。

25、北语的运动会其实就是小型的奥运会。

26、参加过欧美人举行的Party,感受真正的西方文化。

27、经常听见老外很地道的汉语从耳边飘过,惊叹如此地道!

28、在北语见过的外国人可爱或有趣的行为:

一手一只筷子 两手并用吃面条。
用不流利的中国话买寿司。
京味十足地对电话另一头说“明儿见”。
专注地啃穆斯林餐厅的大馕。
坐在Ramble的木桌旁看汉语拼音。
在风雨操场上或篮球场边架势十足地练习太极。
一白人小伙背一印有闪闪红星的军绿色背包,同时T恤后背印着毛主席万岁。
在干枯的喷水池旁玩滑板。
一个白人小女孩说汉语,非常牛!
韩国人冬天穿短裤。
夏天在超市门口打鼓弹琴。
开学搀着姥姥在校园里走,迎面一个黑人朋友露出一口白牙对姥姥喊:“妈妈~!”

29、估计北语是唯一一所摩托车横行的大学,不知道为何那些外国学生都钟情于摩托车,韩国学生都钟情于电动车,据说欧洲的电动车超级贵,所以他们就在这过瘾吧。现在学校禁止摩托车入校,于是,校门外那些一大片摩托车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我一法国朋友聊天,我问他想家吗?他爆出了一句:“我想我的摩托车。”真让我晕,你爸妈听见得伤心死啊,他说他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清洗他的摩托车。

30、去体育馆的健身房发现老外比中国学生多得多,那些拉丁舞啊,肚皮舞啊的老师都是老外,这可是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啊,学得又地道,何乐不为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你会发现你的大学可能不是最棒的,不是能给你名声的,但却可以给你受益终身的生活品味和态度。

我想说,我喜欢、爱这里。

北语,还未离开,已经想念!
欢迎互动
回复微信后台,讲述你和北语的故事。




欢迎光临 北京语言大学bbs论坛 (http://www.guangzhou2026.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