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bbs论坛
标题:
汉硕择校 | 招90人的北语汉硕速报:上岸北语!绵绵汉硕路学员双非二本逆袭!
[打印本页]
作者:
喀喀喀2
时间:
2020-12-5 12:07
标题:
汉硕择校 | 招90人的北语汉硕速报:上岸北语!绵绵汉硕路学员双非二本逆袭!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绵绵汉硕路!
本文内容
1.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2.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招生
3. 北京语言大学2020年录取分数
4.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团队
5.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上岸经验贴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 1962 年。1964 年 6 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 院,1974 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 年 6 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 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
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语言科学、信息科学、经济、艺术学、心理学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 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化研究为特色和优 势的综合类国际型大学,是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摇篮。
北京语言大学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迄今为止,学校已经为世界上 183 个国 家和地区培养了近 20 万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其中很多校友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卡塞姆•托卡耶夫,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沃图,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卡里姆•马西莫夫,俄罗斯外 交部副部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德国汉学家顾彬,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埃里克•康奈尔等知名人士都曾在北语学习过。
此外,北语还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大批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接受过专门外语培训的公派留学人员,现在他 们多已成为国家各个领域的栋梁。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北语一方面保持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相关学科,学科涵盖文学、经济学、 法学、理学、工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九个门类,现有博士后流动站 2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2 个,博士学 位授权二级学科点 18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6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5 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 1 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10 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 2 个。
学校目前设有 3 个学部、10 个直属学院(系、教学部)和 10 个科研院所,分别为:
汉语国际教育学部
、外国语学部、人文社会科
学学部;信息科学学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语言康复学院、语言学系、心理学院、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体
育教学部;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语言科学院、中华文化研究院、语言资源高精尖中心、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经济研究
院、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培育)基地、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国别和区域研究院。
2021年北京语言大学
招收90人(含推免),推免25人。
2020北京语言大学录取名单及分数
北京语言大学2020年
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导师风采
陈忠
陈忠,男,文学博士。1987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1990年在山东师范大学攻读语言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1999年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起执教于北京语言大学。研究兴趣集中于认知语法、句法学。开设研究生课程:汉语语言学研究、认知语法概论、语用学概论。代表性研究成果:《“V好了”与“V完了”的替换条件及其理据》、《复合趋向补语中“来/去”的句法分布顺序及其理据》、《“着”与“正”、“在”的替换条件及其理据》、《“起来”的句法变换条件及其理据》、《“了”的隐现规律及其成因考察》、《图式结构制约下的“过”和“了”功能异同考察》、《“把”字句成分之间的补偿机制》、《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互参互动关系》、《“老师”为什么不等于“教师”》、《言外之意的暗示》、《英汉语义隐、显对应规律及翻译、教学策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脚手架”教学法初探》、《全球化视野下的汉语国际教育新内涵及其涉及策略》。专著《认知语言学研究》、《汉语时间结构研究》、《信息语用学》,参与编著《语法理论刚要》。
崔健
男,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9年被评为第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承担和主持多项科研和教改项目, 2005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曾任南开大学兼职教授、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客座教授、《汉语学习》主编,现任国际双语学会副会长、汉韩语言对比学会会长。
研究方向:
语言类型学、语言对比及双语教育
主要研究成果
1、已发表论文:
1、韩汉复数表达对比三题《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6
2、量词的功能和地位 《汉语学习》2010.6
3、跨语言背景下的汉语“过量”表现分析《中国言语研究》,2010.2
2、已出版专著:
1、《韩汉范畴表达对比》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
3、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先后承担汉韩语用对比与汉语教学、空间语法对比、少数民族师范院校汉语言本科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韩汉范畴表达对比、基于对比分析的朝鲜语母语背景者汉语特殊句式习得研究、中介语理论与朝鲜族双语教学等各类课题。
4、曾担任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课程
曾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语言对比专题研究、语言类型学、社会语言学、 篇章分析、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偏误分析、汉韩翻译等课程。
曹文
主要研究领域是语音学及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曾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现为北京语言大学研究员、学术委员、博士生导师、汉语学院院长,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理事,中国声学学会语言、听觉和音乐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主持教育部科研项目2个,已出版专著及教材、发表论文若干。
曾对中外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如下课程:“普通语音学”“高级汉语”“初级汉语”“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现代汉语语音、文字”“汉语写作”“报刊阅读”“听力口语”“汉字读写”“现代汉语语音专题”“汉语应用语音学”“国际音标与汉语发音”“实验语音学基础”。
2001年获北京语言大学青年教师优秀教学一等奖;十年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郭晓麟
郭晓麟,女,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对外汉语语法研究。
发表的主要论文有:事实的申明:体标记“在”的语用意义、复合共现趋向结构功能初探、简单共现趋向结构与远距离认知位移事件、对外汉语教材语法教学示例的基本原则——以趋向结构为例、“希望”和“愿意”的愿望表达模式解析等。出版及参编著作有:《现代汉语趋向结构系统的功能研究——基于事件语义学的考察》、《图解汉语语法难点学习手册》、《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副主编)、《对外汉语本体教学概论》(参编)。主编及参编教材有《独自去中国》、《实用中国语会话》。担任的主要课程有:汉语语法概说、初中级汉语综合、初中级汉语口语。2015年获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姜丽萍
姜丽萍 女,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教学法和教材研究。出版专著有《对外汉语教学论》、《教师汉语课堂用语教程》、《怎样教外国人汉语》(与李珠合著);主编国家汉办规划教材《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包括教程、教学参考书、练习册、电子教案等),主编初中高系列汉语教材《魅力汉语》(六册),副主编教材《步步高汉语教程》(四册)、《初级汉语精读课本》等;主要学术论文有《基础阶段留学生识记汉字的认知过程》、《扩展式教学法初探》、《试论学习迁移与对外汉语教学》、《关于有效陈述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思考》、《关于构架“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对外汉语教学框架的思考》、《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等十多篇,论文《“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系列教材”编写理念与实践》获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创新论文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项目四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等三项;曾多次前往日本、美国、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任教、讲学和培训。
李立成
李立成,男,山东济南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聊城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近代汉语语法、语音、现代汉语语法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出版专著《诗经直解》,《元代汉语音系的比较研究》。主要论文有《“儿化”性质新探》、《近代汉语副词“杀”“煞”及其变体》、《近代汉语辞典的收词立项》、《〈全元散曲〉校议》、《上古汉语否定词探源》、《〈醒世姻缘传〉中的句末语气词“可” 》、《不表可能的“动de形”结构及de的性质》、《“是……的”句:非判断句的判断句化》、《自指的“的”字短语》等。
刘长征
刘长征,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和教学法、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语言信息处理、动态语言知识更新及语言监测。已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文字应用》《汉语学习》等期刊、文集上公开发表“‘一会儿’和‘不一会儿’”、“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的多元化与动态更新”、“基于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成语使用情况调查”、“递及比较句的语义理解及制约因素”、“‘(X)整个一(个)Y’格式试析”、“《词汇大纲》与2005媒体高频词语比较研究”等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新词语监测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要素教学》(合著);出版教材《行知中国》(主编)、《汉语听力速成(提高篇)》(合著)、《长城汉语》(合著)、《想说就说:汉语口语完全手册》(合著)等;参与研制《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获北京语言大学优秀教学奖一等奖;曾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日本分校(东京)、日本爱知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更多导师风采扫码了解:
北语汉硕经验贴
本经验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自我情况介绍:
本科:双非二本,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成绩很一般,考过班里前十也考过倒数第十。
择校:北语的有两大优势,一是专业排名高,对外汉语专业排不了第一也能排前三了吧;二是地理位置好,宇宙中心五道口!我的目标很明确,非北京不去。北语最大的劣势就在于它是个双非,这也让很多人放弃了北语。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坚定的想走对外汉语这条路,那就放心的选择北语。
考试能力:一次性通过四六级(都是500+)、高中语文教资(在这里提考试能力是想给大家做个参考,我觉得我是考试型选手——不考不学,所有技能都是通过考试获得的。)
考研成绩:
初试
英语:59
政治:70
排名:128/143
专业一:110
专业二:119
复试
专业面试:90
英语面试:95
排名:1/119
总分
78.14(初试70%+复试30%)
排名:32/119
二、初试经验
(顺序:汉语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政治/英语)
我的初试成绩是358分,排名128/143。今年北语汉硕分数线是355分。这个成绩不是很好,其实是在淘汰区的。我的准备时间也不算长,全身心投入备考是9月份回到学校以后,所以开始得比较晚的同学可以参考我的时间线。
(一)专业一:汉语基础(110分)
参考书目:先说一下必看书目,附加书目我就不说太多了,因为我也没怎么看。
①《现代汉语》(黄廖版):
相信所有经验贴里都在强调现汉的重要性,两本现汉看十几遍也不为过。拿我个人举例,一直到考试前,专业一真正看+背的书只有这两本现汉。可以说我专业一的成绩全是靠现汉得来的。
我学习现汉的方法比较简单粗暴:背!因为本科期间就已经学过一遍,所以特别基础的概念不用再花时间去理解。我从九月份全身心投入备考之后,就直接开背了。我背书超级超级慢,语音和文字两章我就背了一个月。我翻了翻相册,发现十月底的时候我才开始背语法。但是好在我背过的东西能记很久。
背诵的时候我会先做出思维导图,然后看着思维导图一层层的进行复述。我比较推荐自己做思维导图,你可以一边做一边找出自己的薄弱点进行标记。
现汉习题其实我没怎么做,因为我确实开始的太晚了,没有时间做题了。希望大家不要学我,做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你查漏补缺,找出自己的不足。
②《语言学纲要》(叶、徐):这本书我本科的时候也学过,当时的老师讲得非常好,所以一些重要的语言学理论我是有印象的。
备考的时候,语纲我没有怎么看,也是因为来不及了。所以我结合网上的资料,最后自己整理出来十几道大题,十一月份直接背的大题。
③《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这本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是我没看......原因同上,没时间看了。今年北语专业一题型变了,好几道大题都和这本书有关,推荐大家认真学这本书。在b站也有陆俭明老师本人讲课的视频资源,时间充裕的同学一定要在这本书上花点儿功夫。
以上是必看书目,这三本书我不推荐大家同时看,合理的学习顺序是:现汉--语纲--语法教程。因为他们的内容是层层递进的,所以要在掌握前一本的基础上再去学习。
还有一些参考书目,我提一下,时间充裕的同学们可以自己去看看:
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其实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做了笔记,但是当时不是带着脑子用心学的,基本是无用功。这本书我推荐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辅助记忆。
②《现代汉语800词》(吕叔湘):这本书相当于一个词典,对词汇辨析帮助很大,平时做题遇到词汇辨析的时候可以查一查。
(二)专业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119分)
①《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这本书很多人觉得枯燥无趣,非常难背。由于时间太紧张了,我其实只背了一半。很多学校近几年都不出引论上的原题(主观题)了,但是这本依旧很重要,尤其是对跨考的同学来说。他涉及到我们这个专业的基础学科知识,语言习得知识和教学知识等等。
关于这本书的学习方法,我的建议还是先利用思维导图再背诵。这本书的写作逻辑特别的清晰,背过之后你会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框架。建立起对外汉语教学的感觉(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就是帮助你尽快代入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
②《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程裕祯):文化近几年考得不多了,几道选择填空和一道大题。
这里我要说一个学习误区——力求记住每一个知识点。我在刚开始准备的时候就犯了这个错误,在备考初期花费了大量时间在文化这一部分,有点儿贪心了,总想着方方面面都准备到。但是文化的范围是无边无际的。这一部分的学习,我的推荐做法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每天保持1--2个小时的学习,不求多,但求稳。在看书的时候整理出常考的大题,考前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大题的背诵上。
③《跨文化交际》(胡文仲)+(祖晓梅):我本科期间开过这门课,老师讲课的时候就融合了三四本跨文化交际,所以考前我匆匆的看了一遍本科的笔记,没有做过多的复习。跨文化交际本身分值也不高,会有几分的选择填空,和一道大题。
④《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崔希亮):北语每年都会考教案设计。建议大家自己从书里总结模板,考前练习写几次就可以了。
这是绵绵汉硕路亲学员哦,感谢支持~~
【点击图片 了解我们的课程】
[/url]
[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1NjgyNDg5OA==&mid=2247503765&idx=1&sn=75ad400962e9f69d707a019d97c21319&chksm=fc3dafb8cb4a26aedcfb360aa554bc12899ca29cf6b99fce1ed82764ce8c6a043910407a38af&scene=21#wechat_redirect]
21汉硕考研复试微信(加学姐微信拉你进群)
绵绵汉硕路抖音官方帐号
可盐可甜的班班会在群里面保持持续的信息输出,尽力解决大家在考研上的各种困惑,不定期更新备考资料,让你在家营造学习氛围,及时获得反馈,高效备考!你还可以和群内的小伙伴交流互动,分享备考路上的心得经验,每天打卡get学习秘籍,共同成长~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点击“阅读原文”选购绵绵汉硕路课程
欢迎光临 北京语言大学bbs论坛 (http://www.guangzhou2026.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